
[全部术语] [一般术语] [产品术语]
术语内容
- 爪抓球
- 运用在椅子或者桌子的脚上,一头狮子或者一只鹰的爪子抓着一只球。这种设计元素在18世纪中期广泛流行,并且后来用在家具设计中,直至18世纪后期古典主义的复兴。
- 奇彭代尔
- 设计师,橱柜设计专家。托马斯·奇彭代尔(1718-1779)于1754年发表了《实木家具设计指南》,在1755年,1759年和1763年之间又重新发表。他在伦敦的圣马丁街道有一个工厂。
- 中国风
- 这个术语用于描述奇彭代尔风格中西合璧的格子椅背。在17至18世纪时期非常流行,直至1765年。在19世纪早期重新兴起。从那以后大概50年循环流行一次。
- 中国式的格状椅背
- 这是奇彭代尔椅背的特征,源于中国艺术风格(18世纪欧洲模仿的家具,纺织品,陶瓷等的花样设计或装饰)。
- 木线条
- 实木家具中连接皇冠顶的部分。通常进行雕刻或者镶嵌来进行装饰。
- 浮雕圆花饰
- 18世纪中期,家具上的雕刻性装饰,尤其会在曲腿的中部雕刻。常常是椭圆形,通常周围有涡卷形,叶形雕花。这个名称源于未加工的圆宝石。
- 曲腿
- 18世纪上半叶餐桌和餐椅腿的风格(安妮女王,乔治亚早期,奇彭代尔时期)腿的中上部向外弯曲,中下部向内弯曲,从上到下渐细。末端有叶形、爪抓球、爪形或涡卷形雕花,在向外弯曲的部分有时会有雕花装饰,如贝壳或叶形图案。
- 涡卷形的脚
- 家具与地面接触的短腿。这种腿由两个部分组成,并在外侧凸出的部分连接。形似S形曲腿。这种腿常见于赫波怀特式中的斗柜和办公桌中。
- 曲形面板
- 法语中用来描述弯曲的,外凸的面板。18世纪末期的斗柜抽屉,从上部到底部弯曲,或着从一边向另一边弯曲的面板。
- 直方腿
- 一种腿的设计风格,在17世纪椅子和桌子中使用。
- 立水
- 面板与腿之间的木质部分,或座框的装饰性部分。
- 橱柜
- 橱柜主要是收藏日常衣物用品的家具。汉时出现,唐代沿袭汉代的格式,用于盛放衣物,而且,柜身的饰件更加华丽。唐代四足矮橱柜很流行。明式橱柜也很有特点,为橱柜结合起来的家具,形制与桌案相同
- 架子床
- 架子床是明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床,通常它的四角安立柱、床顶、四足,除四角外在正面两侧尚有二柱,有的为六柱,柱上端承床顶,因为像顶架,所以称架子床。架子床的种类较多,有月洞式门架子床、带门
- 架格
- 架格是明式家具中立架空间被分隔成若干格层的一种家具,主要供存放物品用。其中设有背板和安上券口牙子的较考究,有些依据书体规格制造的称之为书格或书架。
- 多宝格
- 多宝格又称“百宝格”或“博古架”,是专为陈设古玩器物的。它是进入清代才兴起,并十分流行的家具品种,大部分见于宫廷和官府。它是在明代架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家具。大体上来讲,明代架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