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,中国人的家具变得越来越高,越来越大。我国存世最早的家具是漆器,之后出现的是矮小的几案,席地坐转变成垂足坐后,高型家具就越来越普遍。如果您有兴趣,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未来的家具,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。
今天的实木家具,除了传统的中式风格,还有北欧、美式、日式等几种主流设计。这些不同风格的家具,代表了不同地域的文化,各有特点,在市场上也各有拥趸。可是,如果我们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家具对于世界家具的设计,都有着重要影响。
明清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的巅峰。明式家具是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,在世界家具设计史上,曾一度掀起“中国风”,即以明式家具的造型美、装饰美为主,尤其是在以功能为第一的现代家具设计发展时期,明式家具更是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。明式家具的精而不繁,简而不粗,充分体现了功能和艺术的完美结合。上世纪中期,几位北欧家具设计大师的作品,很明显就带有明式家具的烙印,无论是简洁的造型,还是靠背的曲线弧度,都和明式的圈椅十分相似。
清式家具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传统,并以繁琐堆砌的装饰为主要特征,对充满妖媚柔靡和贵族趣味的西方洛可可风格家具的产生,有着极大的影响,二者都以过度的装饰而著名。清代家具在结构和造型上体重显得更加庞大厚重,出现了组合柜、可折叠和拆装桌椅等新式家具。到了现代,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,工作流动性的增强,一些节省空间,便于流动的可折叠结构设计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,清代家具中的多功能结合方式,于是成为了现代家具设计的一个主要方向,被传承和发扬光大。
因此,了解中国古代家具的精髓,对于现代各种风格家具的理解,有着非凡的意义。接下来,我们以明式家具为例,对中国古代家具的特点概括如下:
1、注重结构美。明式家具不用胶和钉,主要用榫卯结构,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榫卯,反映实木家具特有的风韵和设计者的匠心。现代家具要考虑规模化生产和物流运输的问题,榫卯结构已经较少使用,但在一些精品家具上,榫卯结构依然被沿用;
2、注重材质美。从明代开始,红木开始广泛应用在家具上,很多至今依然存世。明式家具充分利用了木材本身的色泽和纹理,不加遮饰。色泽深沉雅致,木纹自然优美,质感坚硬细腻,反映了设计者忠于材料、体现材料自身特点的思想。由于优质木材的生长周期非常长,资源偏紧,现代家具已经不常使用。但就算是普通木材,现代家具也普遍采用了能展现木材材质美的清漆和木蜡油涂饰;
3、注重造型美。明式家具造型浑厚洗练,稳重大方,比例适度,线条流畅。比如明代座椅,其靠背曲线和人体脊柱相吻合,扶手设计也十分自然圆润,这种有机的形态,给人一种亲切感,富有浓郁的人情味。而现代人体家具对于人体工程学的应用,已经更上层楼,使家具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;
4、注重装饰美。明式家具装饰简洁,不繁琐雕饰,装饰线脚简练细致,朴实无华。现代家具中大受欢迎的北欧风格,也是其简洁朴实的装饰,契合了人们期待放松的消费心理。
中国工匠将鲁班尊为家具业的鼻祖,如果鲁班祖师看到现代风格的这些家具,可能会说:侵权、侵权、侵权,法庭见!